2021年,是继续教育处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的一年,也是踔厉奋发、攻坚克难的一年。聚合力、谋合作,一年来,继教处力克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托泉州市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开启“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在巩固已有培训项目基础上,通过“项目请进来、服务走出去”,“资源请进来,团队带出去”等方式,用心打造培训品牌,显著提升培训影响力;
破传统、创佳绩,继教处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领域,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市场化竞争,努力实现增收目标,2021年实现培训总人次2.1万余人次、培训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新起点、再展望,继教处把握时机,力促基地升级,推动培训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我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及更有利的发展契机。
2021年,继教处依托自有培训平台“泉州市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继续开启“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承办泉州市2021年市直、丰泽、鲤城区教育系统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泉州市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实现线上培训人数2.1万人次,培训对象覆盖整个大泉州地区。“泉州市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自创建两年多以来,实现线上培训人数近5万人次。
受今年疫情反复影响,为减少人员流动风险,保证年度内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能如期开展,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前提下,继教处根据受训单位所处地域、参训人数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分期、分批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学员们提供送教上门——进度审核——证书验证一条龙贴心服务,让学员省心、舒心。今年继教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线下面授培训共27期,其中送教上门14期。
鲤城区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鲤城区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中层干部素质提升培训两个项目系我校突破传统委托培训形式、首次参与市场化投标竞争获得的承办权。在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经继教处全体成员不懈努力,自2021年6月开始,从方案构思、课程设置、成本规划、线上标书制作等着手,科学分工,严密协作,于7月13日在激烈的竞标中成功获得此项目承办权。首次成功竞标,为我校培训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也为今后培训事业的进一步开拓树立了信心。

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异地培训”模式进行。线上培训依托我校“泉州市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开展,线下面授课程,既有一线名师分享中小学优秀中层管理者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专家丰富的理论内涵,课堂纷纭,干货满满。异地培训环节,我们选择赴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依托当地优质培训资源,以研讨交流、名校考察等形式深入开展活动。
今年,我校与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就培训、教研等方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在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名师课堂线上合作、师资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本次战略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为目标,以两校研学培训基地建设为平台,旨在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基础教育科研、培训新模式,共同开发优势项目,强化专业合作共建与实训基地共享,推动双方教育培训再上新台阶。2021年鲤城区中小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异地研修活动是我校与集美大学合作共建后首次开展的活动,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根据学员特点分班授课,让学习更具针对性、研修更具实践性,该研修活动在师资团队、课程组织等方面获得了学员的高度评价以及主办方的充分肯定。今后,我校将积极在全国范围内与各大高校谋求更大范围、更深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合作。■ ■ 学员分享培训收获,与老师交流学习 ■ ■
2021年6月,我校开始跟踪并着力申报省级继续教育基地,校领导亲自把方向,继教处全体成员在科室负责人带领下选材备料,做好做足申报材料,力争基地升级。经泉州市人社局审核推荐、福建省人社厅批准,我校于2021年11月成功获批为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获得,为我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及更有利的发展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校将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对各类人才的新需求,积极主动适应继续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发展趋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力开拓“互联网+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继教处自2018年开始每年面向村主干开展 “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以专题辅导、主题讲座、现场观摩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今年适逢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一肩挑”,为进一步提高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政治思想素质、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优化提升村级组织带头人总体水平,2021年12月,我校与洛江区委组织部联合开展“洛江区2021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
本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继教处以高标准创建高质量,从项目的争取、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实施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实施。此次培训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以丰富的学习内容增强教育培训实效。课程设计针对性、实效性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需求的学员分班现场教学、量衣裁体、对症下药,让学员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