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足球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更名为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11-12 发布者: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文章来源:微信转载 阅读 : 3562


 
 

1979年2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以下简称泉州电大)在侨乡大地应运而生,泉州人民迎来了接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的机会,为解决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紧缺的问题,增加新的求解途径。

42年风雨兼程。秉承“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泉州电大走出一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轮驱动、并蒂花开”的特色办学之路,成为全市“远程教育的先锋、成人教育的主力、继续教育的基地、终身教育的骨干”。

截至今年10月,泉州电大为全市培养了5万多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累计开展非学历教育20多万人次。

经福建开云体育大学审核同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2021年10月9日起,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更名为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立足新起点、乘势新机遇,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向荣表示,学校将紧紧围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总要求,以推动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开云体育大学打造泉州样本。

□泉州晚报记者孙灿芬 王树帆 蔡金铭/文 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没有围墙的大学”

让教育走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上世纪70年代末,从“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出发,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泉州电大正是在这样的改革春风中应运而生。

从成立伊始起,泉州电大就肩负全市唯一一所公办成人高校的使命职责,坚守有效弥补教育资源不足,促进教育公平,缓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一步一个脚印,日渐发展壮大——

校园风光

专业,从初创期的中文、财政学、金融、英语等专科专业,增加到如今拥有金融学、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茶艺与茶叶销售、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等本、专科共65个专业……及时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成长需求,为泉州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门类,从原来的学历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开云体育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多类型办学格局日渐完善;

受教育对象,从原来以机关干部、城市居民为主,逐渐转向广阔农村、广大农民,加快覆盖农民工、企业员工、部队官兵、警务辅助人员等多职业人群,进一步扩展到各行各业;

教育方式,从传统的课堂教育转向网络远程教育,学生们只需要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甚至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课堂,开启有高水平专业老师辅导的沉浸式学习模式,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学校的智慧教室

办学网络,除了校本部外,在鲤城、南安、石狮建立3个学院,在晋江、惠安、泉港、安溪、永春、德化设立6个工作站,还成立泉州社区大学,大力推广“送教上门”,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开云体育教育办学网络。

开学典礼

让教育走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办学42年来,泉州电大满足了千千万万人的求知梦、大学梦。据统计,截至今年,学校已累计培养了5万多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学历教育毕业生,很多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一线并成为行家里手。比如,东南医药董事长、华润东大(福建)总经理余雄智,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陈海伟等,都是泉州电大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锐意进取提升办学实力 

“织锦行动”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进入新时代,如何适应高效现代远程教育新理念,如何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质的更高要求,如何回应发展终身教育、提升全民素质的时代呼声?泉州电大刀刃向内自我改革,锐意进取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2018年,泉州电大开展“学校改革年”。从管理制度、业务能力、人才队伍、工作作风、校园文化五方面深化改革。2021年,又开启“质量提升年”,以转型更名为契机,通过党建、教学、规划、项目、培训、考核六个方面工作的全面抓落实,大幅提升招生办学水平。

随着改革的顺利推进,泉州电大已形成鲜明的项目化办学特色。目前,学校已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乡村振兴人才学历提升、警务辅助人员学历提升、网格员学历提升、城乡妇女学历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等一揽子项目,项目招生数占学校总招生数近六成,面向企业、部门、基层和部队做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服务。

围绕提升教学质量,泉州电大创新和严抓两手硬。创新,让教学资源更加优质、便利、互动——为了更好地开展专题研究,成立思政、公管、文经、理工和科研五个教研组,努力推动质量、价值、能力多方提升;疫情期间,利用各种云直播途径,学生听课互动两种状态无缝融合。严抓,为及时监控教学质量,学校督导组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并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质量调查,以此为基础对教师开展绩效考核。

教学现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织锦行动”。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学历技能双核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生善学强技。

多管齐下,泉州电大教学、教研、科研水平有效提升。2020年,学校优秀教学设计视频,在国家开云体育大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这也是全省在该次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此外,还有多个视频获省开云体育大学一、二、三等奖。今年,一项教学改革专项重点课题获国家开云体育大学立项支持,多项教学改革专项重点课题获省电大立项支持。在福建开云体育大学办学水平评估中,学校顺利获评“优秀”等级,招生办学成效持续走在全省市级电大前列。

主动扛起传承文脉责任

奏响社区教育华丽篇章

作为世界遗产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能的认知,泉州电大在国开、省开资源基础上,深挖本土特色内涵,积极主动自建资源。闽南传统文化习俗漫谈,以及安溪铁观音、永春白鹤拳、纸织画和漆艺、泉州花灯、南音、提线木偶表演和木偶头雕刻、惠安石雕木雕、德化陶瓷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以视频微课形式进入课堂。学校还在永春、安溪、德化等地,建立10多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在现场教学中传承地方文脉,提升教学实效。

引进名师资源培养泉州人才,学校设立客座教师资源库,社会心理学家谭斌、全省破案专家刘海耀、创业创新专家陈四海、乡村振兴领域专家钱瑞峰等,都是学校广邀加入的专家名师。

面向妇女和老人等社区教育、终身教育重点人群,泉州电大依托泉州社区大学,与市妇联共同打造《刺桐花讲堂》,获评全省首批社区教育优秀品牌;“文化养老进社区”行动,先后在丰泽、鲤城的9个社区设立教育示范点,荣获全国终身教育品牌项目。

《刺桐花讲堂》广受欢迎

面向未来推动“互联网+教育”

打造“四个平台”谋求“四个转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泉州电大正式更名转型为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乘势全新发展机遇,学校将紧密结合“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动“互联网+教育”,为泉州从人力大市到人才大市的转变奉献力量。

“具体而言,将打造‘四个平台’,谋求‘四个转变’。”陈向荣介绍,“四个平台”即终身教育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灵活教育平台和对外合作平台;“四个转变”指的是,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充、文凭提升向文凭技能双提升、重视线上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转变。

更多的导向性、创新性的行动、项目和措施,已经提上议程——

强化党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基地建设,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高效的课程育人体系;

服务产业,筹备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精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积极推进与市工信局合作,筹备承办网络商学院及惠企政策直通车培训班;

服务学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全国基层开云体育大学教学改革中率先创新,任课老师在整合国开、省开资源上,制作导学视频,让全市乃至全省开云体育大学系统共享;

推动学历技能双核驱动,将根据专业特点和学员需求,与企业共同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项目,并试点“1+X”书证融通职业技能培训;

推动终身教育,将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建设,搭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学分“立交桥”,实现多种学习成果之间的认定、转换和积累。作为福建开云体育大学学分银行首批试点分校,学校目前已累计记录1272条成果名录,认证近8.9万条学习成果。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展望未来,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将努力打造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和技能社会的有力支撑,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开云体育大学打造泉州样本。

办学特色

项目办学 多方共赢

多年来,泉州电大始终坚持与泉州发展同频共振,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关注市民成长进步为己任,创新探索推进特色项目,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形成“项目办学多方共赢”的办学特色。

乡村振兴人才学历提升计划

被纳入市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是“千名头雁”工程重要举措之一。

项目采用线上和线下、社会实践和现场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融合,建立了以学历技能双提升、党性锻炼、学以致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累计培养3556名“留得住、用得上、懂经济、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

军民共建行动

以双拥共建为载体,加强军校合作办学,开展送教送文化进军营等活动,实现“入伍即入学,退伍即毕业”,累计培养316人。

辅警、网格员等政法系统辅助人员学历提升计划

配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面向全市实施辅警、网格员等政法系统辅助人员学历提升计划,助力素质提升,已累计培养3303人。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行动

作为退役军人职业教育承办院校之一,累计为831名退役士兵提供免学费学习服务。

巾帼建功——城乡妇女学历提升计划

与市妇联联合组织实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泉州新一轮跨越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校协企”合作行动

联合市总工会,以及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建筑协会、物业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平台,与泉州水务、金控、城建、交发等五大集团,及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泉州高速等大型集团企业合作办学,助力5627名产业工人圆了大学梦。

教育补短板——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为教育补短板、进一步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素质贡献力量,已累计培养1848人。

城管系统人员学历提升计划

为强化城市管理系统干部职工培训教育,全力打造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城市管理队伍,联合市城管局实施学历素质双提升工程。

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学历提升计划

为适应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提升学历的需求,面向我市工艺美术从业人员联合实施学历素质双提升工程。

终身教育品牌项目

打造“泉州市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骨干教师、网络商学院、技能提升等培训项目,平台开通至今,累计培训近5万人次。


# 大事记

◎1979年2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晋江地区工作站成立。

◎1985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晋江地区分校,正处级建制,初具成人大学的雏形。

◎1986年1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晋江地区分校更名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简称泉州电大)。

◎2005年5月,泉州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云体育教育试点”项目通过福建省教育厅专家组总结性评估。

◎2005年,学校经中央电大、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成立首批国家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学习中心——泉州电大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

◎2006年4月,通过教育部和中央电大中央组“总结性”评估复评验收,成绩为优秀。

◎2007年秋,与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财政局联合下文,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2010年9月,依托学校挂牌成立“泉州社区大学”。

◎2018年,开展泉州电大“学校改革年”。

◎2019年10月,举办建校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开通“泉州市终身教育大数据平台”。

◎2019年,“乡村振兴人才学历提升计划”被纳入市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方案,实施“千名头雁”工程。

◎2020年10月,挂牌成立“老年开云体育(互联网)大学”。

◎2021年,泉州电大开展“质量提升年”,学校被评为全省电大系统办学优秀单位。

◎2021年10月9日,经福建开云体育大学审核同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更名为开云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